中文  |  English

天猫商城

京东商城

苏宁易购

媒体中心

行业资讯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京沪30城水源集水区,73%水质面临中高度污染

2016-04-20

转自澎湃网

      中国城市水源状况不容乐观。

      4月18日,国际环保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发布的《中国城市水蓝图》报告显示,中国城市水源集水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沉积物或营养物污染。在关注的30个城市水源集水区中,有73%的集水区的水质面临着中度或高度污染。例如,在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这30个中国城市中,约8200万人的用水质量受到了沉积物的影响。

       此外,面源污染物会随着降雨和融雪进入地下蓄水层,当水质下降到一定阈值时,将会影响如饮用水、渔业或工业用水等社会需求。

       TNC的科学家们提出,用生态治理措施保护水源集水区,改善集水区周边土地的管理利用模式,治理面源污染。“如果能对大约140万公顷的受污染集水区采用自然生态恢复的方法进行治理,至少可以将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的中小型集水区的污染水平降低10%。”

       TNC的报告把全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30个大中型城市作为样本城市,通过各城市水资源公报等公开数据统计发现,市政供水中93%的用水来自地表水源,而这些地表水源主要依靠135个地表水源集水区,总面积达3.65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国土陆地面积的39%。

        TNC保护信息高级专家王龙柱告诉澎湃新闻,报告数据仅限于样本城市的市政供水,不包括郊县的农村市民用水。报告选择地表水作为研究对象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地表水的监测数据通过公开信息更容易获得,二是因为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机理非常复杂,难以评估。

        而此前一周,针对有媒体报道中国“超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的报道,水利部回应称,中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水利部介绍,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Ⅱ-Ⅲ类19.9%,Ⅳ-Ⅴ类80.1%。这些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

        对这些不同的数据,公众该如何认识?

        对此,王龙柱说,《中国城市水蓝图》报告中的数据与水利部的数据因样本差异较大,不具可比性。不过他认为,地表水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非常大,并且非常迅速。这意味着,一旦地表水遭受污染,浅层地下水水质也难以保障。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资源研究室主任贾绍凤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虽然大城市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生产者,但因为水处理技术先进,“越是大城市,往往供水水质是最好的”。在农村地区,可能靠近优质的水源,而因为水处理技术落后,饮用水质不一定优于城市。比如,有些地区仍在打“机井”使用浅层地下水,一旦浅层地下水污染,将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这是水资源分配不平衡所致,而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时间。”贾绍凤说。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之一,于1951年成立,1998年应邀进入中国开展保护工作。

《中国城市水蓝图》报告是由TNC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完成。报告在研究过程中,对每个水源地都作了集水区的绘制,并对不同的人类活动和景观活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